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12月19日10时20分 星辰在线
在刚刚结束的“情系长沙”首界外国友人才艺表演赛上,非洲小伙毛吕克用一口流利的长沙腔获得了长沙人的掌声。人们称之为外国友人的“长沙情结”。“长沙情结”一时成为“煽情”的代名词。说“长沙情结”其实只是“怀旧情节”。当高楼和电脑围绕着我们的时候,人们开始怀念旧时的长沙,怀念那种单纯和宁静,而且,这种怀念都好像快成为一种时尚了。
湘籍画家杨福音前不久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长沙味很浓,名字有点怪,叫《长岭上》。封四上说的明白,那是一个普通的地名,是他儿时的家,有石板街有菜地有直通浏城桥的街,那是进城的必由之道。显然在长岭这个注定要成为城市中心的地方,从文字中去回忆和假象是一定能够产生出比真实场景里更为美妙的感觉来的,如果杨福音只是像一个村妇一样喋喋不休地罗列过去的鸡毛蒜皮,那就不会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煽情。稍有一些方言有一点点唠叨却又明显带有一丝忧郁的笔调,一看就知道不只是向读者推荐一个普通的地名和平凡的旧事,恐怕还会“另有图谋”。
作者似乎更加在乎高楼和电脑围绕之外的另一层古韵。用这一层古韵来填补快乐生活的人们的缺失,更为确切地说,他巧妙地选用了这个害怕失去古韵的时节,害怕失去特色的时节,喋喋不休地罗列他过去的鸡毛蒜皮。我曾经看到过他在不经意时所流露出的一丝快意,他像一个抱着青草的农夫站在鱼塘边,看嗷嗷待哺的鱼,然后不停地向水里撒草。我不能肯定我就一定不是这群鱼中的一条,但我有点识破他“十年磨剑待机而动”的良苦用心。其实他未尝不深谙“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的含义。于是在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玻璃幕墙清一色的电脑手机电光声色中,他端出了“红菜苔”和“德园包子”,带你去《推板车》,去找《过年的感觉》。他把《下花桥纪事》、《涨水的日子》还有《乡里的事》说得那样的精彩动人。
读着读着《长岭上》,人醉了。这是否中了杨福音一计?
(该书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6月版) |